各乡镇团委、文明办、派出所、司法所、卫生院、工会、妇联、关工委,中、小学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市、县党代会精神,根据《关于转发<关于开展2013年关爱留守学生(儿童)“圆梦”行动的通知>的通知》(宜团联[2013]4号)文件精神,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留守学生(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经研究,拟于2013年在留守学生(儿童)较为集中的乡镇、村(社区)和学校重点区域,开展关爱留守学生(儿童)“圆梦”行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深入开展关爱行动,基本实现结对关爱,普遍建立成长档案,力争每个留守学生(儿童)接受一次关爱。
二、活动内容
广泛开展“三进五动七送”活动:即走进学校、村(社区),坚持省市县乡(镇)上下联动、省内省外互动、城市乡村互动、家庭与学校互动、学生与志愿者互动,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家庭团聚送亲情、免费体检送健康、亲情大讲堂送关爱、快乐成长送帮扶、励志教育送文化、安全保护送平安活动,切实关爱留守学生(儿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一)省市县乡(镇)上下联动,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
省市县乡(镇)上下联动,结合送温暖工作,通过座谈交流、入户送温暖、新春联谊等方式,广泛走访慰问贫困留守学生(儿童),开展“绽放微笑、放飞快乐”关爱留守学生(儿童)主题慰问活动,传递党委政府的温暖和关心。组织实施“心语新愿·爱心圆梦”活动,认领实现贫困留守学生(儿童)愿望1000个。(牵头单位:团县委;配合单位:县总工会、县妇联、县残联)
(二)省内省外互动,开展家庭团聚送亲情活动
驻外团工委和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内外互动,组织家长和留守学生(儿童)参加发一条问候短信、写一封亲情家书、进行一次视频通话、寄一张新年贺卡、参加一次“亲情团聚”冬令营等活动,力争全年覆盖6000人次留守学生(儿童)。(牵头单位:团县委;配合单位:县妇联)
(三)城市乡村互动,开展免费体检送健康活动
组织医疗志愿者深入社区、乡村学校,开展营养指导、生长发育监测、儿童常见病诊疗等健康义诊活动。落实医疗保健制度,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入学体检,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守学生(儿童)健康检查,普遍建立健康档案。力争全年覆盖6000名留守学生(儿童)。(牵头单位:县卫生局、县教育局;配合单位:团县委、县妇联)
(四)家庭与学校互动,开展亲情大讲堂送关爱活动
结合“农民工培训工程”,在对务工父母技能培训中,针对留守学生亲情缺失、自护教育和权益维护等问题,增加亲子沟通技巧培训内容,发放《亲子手册》读本,开展亲子互动体验活动,举办关爱留守学生亲情大讲堂。开办“家长培训学校”(家长夜校),对务工父母进行家庭教育培训,举办关爱留守儿童亲情大讲堂。力争全年培训留守学生(儿童)监护人6000人次。(牵头单位:团县委、县关工委、县妇联;配合单位:县委农工办、县教育局)
(五)学生与志愿者互动,开展快乐成长送帮扶活动
依托广大农村学校,建设留守学生(儿童)之家、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关爱阵地,组织发动志愿者广泛参与关爱行动。普遍建立留守学生(儿童)成长档案,基本实现结对关爱。积极筹集关爱资金。1—2月集中开展“关爱行动月”活动,7—8月组织开展“快乐学校”关爱留守学生(儿童)志愿服务行动。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帮助贫困留守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接纳省内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关爱留守学生(儿童)社会实践活动。(牵头单位:团县委;配合单位:县文明办、县教育局、县总工会、县妇联)
(六)走进学校、社区和乡村,开展励志教育送文化活动
结合下乡慰问演出,组织文艺演出队,深入留守学生(儿童)集中的学校、社区和乡村,开展励志演出。开展“残疾人文化进社区”活动,为基层残疾留守学生(儿童)提供必要的文化、体育活动用品。结合“每村每月一场公益电影”,开展励志电影放映活动,全年演出和放映影片覆盖6000人次留守学生(儿童)。(牵头单位:县文广新体局;配合单位:团县委、县残联)
(七)深化警校共育,开展安全保护送平安活动
深入开展严厉打击侵害留守学生(儿童)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发挥法制副校长(辅导员)作用,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加强留守学生(儿童)法制、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留守学生(儿童)自我保护意识。(牵头单位:县公安局;配合单位:县教育局、县文广新体局、县司法局、团县委、县妇联)
三、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全面启动(2013年2月—3月)。研究制定活动方案,明确职责分工,联发文件,启动宣传工作。
第二阶段:集中推进(2013年4月—6月)。五四、六一前后,整合资源,集中开展各类关爱帮扶活动,着力掀起关爱活动高潮。
第三阶段:持续深化(2013年6月以后)。以学校开学、中秋、元旦、春节等重要时段和节假日为契机,深化关爱措施,扩大关爱覆盖面,持续深化关爱工作,营造关爱留守学生(儿童)工作良好社会氛围。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关爱留守学生(儿童)“圆梦”行动的重要意义,周密安排、统一部署。要指定专人细化方案,明确任务,加强督促检查。
(二)突出重点,形成合力。要围绕留守学生(儿童)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感受城市等重点需求,强化组织化动员,集中开展好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要形成关爱合力,确保关爱工作落到实处。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通过普发新闻稿、集中采访、优秀典型重点采访、编发关爱工作微博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大宣传报道力度,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各乡镇要于4月15日前上报活动方案,同时要动态报送相关信息。附件2相关表册请于每月25日前报团县委办公室。报送邮箱:ybgxtxw@163.com。
联系人
团 县 委: 曾玲琳 5583429
县文明办: 郑远勇 5420885
县教育局: 陈 芸 5416615
县公安局: 袁 俊 13909094800
县司法局: 杨银章 5429975
县卫生局: 张 聪 5417305
县文广新体局:戴运伟 5580267
县委农工办: 李凉琼 13909094767
县总工会: 袁咏群 5421122
县 妇 联: 刘 琴 5583359
县 残 联: 杨 琴 18990924509
县关工委: 郭丽宁 13990987118
附件1: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分解
附件2: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汇总表
共青团高县委员会 高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高县教育局 高县公安局
高县司法局 高县卫生局
高县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体育局 高县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高县总工会 高县妇女联合会
高县残疾人联合会 高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13年4月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