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自1922年成立以来,她一直以先进的思想、特殊的地位、严密的组织以及强大的号召力引导广大青年群体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来,形成广泛的影响力。日新月异的今天,对共青团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体现时代特征,聚力广大当代青年,引领社会发展成为我们各级团委面临思考的问题。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市委四届七次全会和县第十三届三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活动,进一步激发我县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的进取之心、奋斗之志,不断推进全县共青团工作转型发展。站在新的起点,基层共青团组织必须主动适应形势转型发展,助推社会体制改革,推动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因此,对于基层团组织而言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以辩证的思想看待工作中的问题;以务实的作风解决团组织工作中的问题,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做到以上目标,我们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开拓创新转观念,与时俱进求发展。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际形势的深刻变革形势下,作为基层团委工作者必须充分认清形势,切不可一哄而上不分青红皂白,也不可踌躇不前原地踏步毫无突破。一定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开展基层团委工作。对于一切符合无产阶级理论、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有利于广大青年学生的工作方法及其思路,我们应该加以借鉴与引用;对于有悖于无产阶级、不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以及对团委工作有弊的思想及方法,我们毫无顾忌的拒绝。在工作中拓展思维,创新思路,关注国内与国际社会发展动态,时刻保持与时代同步,关注当代青年思想发展方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牢记团委工作是在党的领导下,为党发展输送新鲜血液,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 团结带领广大青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的一项光荣使命。从思想上深刻转变对团委工作的认识,努力保持先进的团委工作方法与思想,开创具有特色符合当代当地的工作方法与路子。
其次,辩证分析探实情,具体探究求突破。在改革转型过程中一定要有按照当地当时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辩证的看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有效的策略促进团组织工作的开展。“过去团委搞活动,就是为了找钱。”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团县委书记周莉曾这样一针见血的指出团委改革转型之前的工作困局。找到问题之后,认真仔细的分析原因,找到问题的突破口,然后对症下药。2013年3月,中共宜宾市委出台《关于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进一步增强基层团组织活力的意见》,在经费保障、干部配备、职能转型上作了明确规定,目标直指共青团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在市、县团委的领导下,我校团委根据上级的指导,对我校团委服务对象的复杂性进行仔细的分析,比如:我校青年学生流动性大、流失严重,农村青年学生教育权利保障以及思想观念偏差等。通过分析找到具体的问题,对在校青年学生进行谈话,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思想精髓,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做到更加人性化的工作方法,做当代青年学生的服务者,端正他们的价值观,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观、世界观。努力通过思想引领、行动指导,把党和团对青年一代的期望内化为青年的信念和行动。
最后,求真开创工作局面,务实推进工作落实。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将基层团组织工作落到实处,在推动共青团转型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围绕青年、服务青年,坚持突出重点、改革创新,坚持循序渐进、稳妥推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校团委在推进团委工作的过程中,讲究求真务实,摸实情、敢担当、重实效。结合青年实际情况,融教育于入服务,在不断提高团组织服务工作的同时也提高了广大青年的觉悟。例如:结合政府对团组织的支持,重点围绕农村流动青年学生、农村留守青年学生、困难青年学生、特殊青年学生和思想偏差青年学生而制定的个性化、多样化社会服务需求。从工作内容上、组织体系上按实时情况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基层团组织工作的落实与推进。
推动共青团改革转型,基层团组织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思想统领工作全局;用辩证的观点分析总结团组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用求真务实的态度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把基层团组织工作推向新的阶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广大青年学生服务;也只有这样才能在青年学生个人梦想的基础上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