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自成立以来,历经砺炼,始终引领着当代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改革进程加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指出要创新和改进社会治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新时期下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共青团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团组织工作,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是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重要课题。
一、转型的第一步是理念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代青年的价值尺度、价值标准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价值理念提倡把党、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集体至上,提倡奉献精神,而当代年轻人则更崇尚自我为中心,喜欢跟着感觉走,向往自由,更加注重现实的生存境况与个人发展,价值观更加趋于多元化、现实化和人本化,加入共青团,青年人关注的是,这能够给我自己带来什么?组织建设、政治引导的前提是理念的认同,要起到凝聚青年的作用,便要了解青年人的思想状况,主动适应青年的思想理念,使共青团的发展目标与当代青年寻求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实际诉求相结合,才能对青年人产生更广泛和深刻的吸引力。因此,共青团的改革转型首先是理念的转变,必须突出时代性,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增强开放意识,使团组织更加贴近生活、贴近青年、贴近时代。
二、坚持不懈抓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
基层组织是团的一切工作的基础,基层有多少活力,决定了共青团的工作对社会和青年的有效影响有多大。基层组织不牢固,团的工作就失去了根基,团的事业就无从发展。团组织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力量,应把基层团组织工作放在党的工作全局中去看,对团组织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有效指导,把团组织作为一支重要力量纳入总体考虑,最大限度发挥基层团组织在联系青年群众中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1、进一步完善乡镇团委阵地建设,使基层团组织达到“工作、关爱、服务”阵地三合一的标准,夯实工作基础,为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开展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撑。2、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以打造学习型团组织为统领,加大对基层团干的培训力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基层团干部于实践中掌握团的知识、工作方法,具备研究团的问题的能力,熟悉并理解党的方针政策。3、充分发挥各基层团支部的作用,不断扩大团的有效覆盖,把现有的基层团支部组织巩固好、建设好,整治“松、瘫、散”团支部的工作,既要考虑阶段性成果,更要着力建设长效机制,力争做到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体系和活跃的工作开展,让基层团支部真正实现发挥凝聚青年的作用。
三、转变管理方式,加强团员队伍的建设
团员是团组织存在的意义,人才的流失会削弱团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做好团员的发展和管理工作对基层团组织至关重要。1、做好团员的发展工作。革新团员的发掘机制,有效的将适龄青年中的优秀人才吸纳到团组织中来,使共青团始终保持人才优势,进一步增强团的吸引力,以此带动其他青年踊跃加入团组织,在乡镇,着重将科技能人、青年种植养殖大户等优先发展为团员,并将优秀团员培养成为致富带头人,形成壮大团员队伍与增强基层团组织感召力的良性循环。2、加强对流动团员的管理。做好流动团员组织关系转接和登记工作,利用社区化和信息化手段完善团员流动管理,保持团员队伍的动态稳定,把流动团员纳入本地团组织管理,并定期开展活动,努力减少团员流动性强给共青团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3、提高团员的综合素质。打造学习型团组织,不仅要注重对团干部的培训,也要完善团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展各种新式的学习、参观、交流、实践活动,激发团员的精神活力,增强团员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团员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创新工作方法,以服务实现引领。
引领青年是共青团的基本目标,而一个能够服务与帮助最广大青年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与奋斗目标的团组织才能产生最大的吸引力与号召力,没有服务就没有引领。现如今共青团服务青年的作用和能力面临着诸多挑战,团组织怎样代表和维护青年利益?转型服务,提升服务能力,让共青团真正成为社会管理的‘探路者’,才是团组织转型的真正要义。1、确保在现有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团组织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产品的行政职能,青年政策必须更加及时、灵活、科学和规范。2、与“时尚”联姻,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利用当下热门的“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兴媒体搭建与青年人的沟通平台,倾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需求,促进组织与成员之间的双向交流,以提升团组织的亲和力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3、在充分掌握青年人实际需要的基础上,针对青年人的不同诉求实施“量体裁衣”,充分发挥基层活动型团支部的作用,提供多样化的资源支持,为他们的梦想添砖加瓦,并把教育与引导融入满足青年成长需求的服务之中。4、注重人文关怀,通过网络渠道设置思想调查、心理咨询等栏目,对青年人的思想动态及时掌握,对青年人产生的心理困惑开展有效的疏导工作,帮助他们建立和谐的精神家园。
|